寬與窄
我們經常講到一件事情,佛跟眾生是沒有分別的。也就是你已經開悟了,你就是佛;你還是在迷惑之中,你就是眾生。佛跟眾生沒有什麼等差分別,但是,事實上由境界上可以產生佛跟眾生,在理念上、在實際上的不同。
眾生也就是佛,佛也就是眾生,為什麼會有佛跟眾生不一樣的名詞?為什麼實際上會有所不同呢?為什麼境界上會有所不同呢?到底在哪裡產生了不同?有的人會講可能是佛跟眾生的心性不一樣,但是,我們的心性是無形的,而且,也不能講心,因為到了最高境界連心都沒有了。我常常想這個問題,結果我得出來的理念,我認為是寬跟窄的問題,凡夫的心是很狹窄的,佛心是很寬的。
我們由幾點可以證明,佛跟凡夫的境界,在實質上是有所不同的。到了佛的境界,要如何顯現祂的寬呢?佛的境界都已經到了無求的境界,就是不求什麼。無求是很寬的,我們有一句話: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─人,假如沒有什麼求,沒有什麼慾望的話,他的人品就很高尚。所有的凡夫都是有求的,求財、求名、求利、求子女、求健康、求官司贏、求勝利。佛,當然是對這些都不需要了,祂已經到了無求的境界,所以,祂是很寬廣的;凡夫,還是在慾望之中,所以凡夫是很狹窄的,這就是不同。
佛是無相的,祂沒有什麼形相,如果有形相出來,像佛的金身,都是用最美好的東西來表現。事實上,佛是無相的,因為沒有相,所以,特別的寬廣。凡夫就是有相的,為什麼會有相呢?因為,他比較就產生了相,誰比較大?誰比較小?誰比較美?誰比較醜?誰的房子大?誰的房子小?誰的車子大?誰的車子小(low class)?問題是在比較上,凡夫是比較的,比較就產生了相;佛是不比較的,佛無相,所以,佛寬、凡夫窄,問題就是在這裡。
佛是不動的。任何毀謗祂,或者任何打擊祂,無論如何去欺凌祂,祂永遠是不動的,也就是如如自在。佛這種不動的現象是很寬廣的。佛的境界很高,祂已經到了再怎麼樣子完全都不影響,這樣就是很寬。凡夫就不同,凡夫是無論如何,他都是要拼的,都是要嫉妒的,都有醋意的,都是有疑念的,有疑、妒、我慢種種都在其中摻雜起來的,這就是狹小,就是凡夫。
佛的神通是任運的,完全隨自然去運轉。佛沒有心機的,完全自然地任運運轉,這就是寬廣。凡夫,他是有心機的,他是鑽牛角尖的,越鑽就越窄的,他每天用心機在鬥爭,完全就是狹窄。
佛跟眾生本無差別。實際上有不同的地方,是在哪裡?就是境界上的不同,迷惑與開悟之間完全也是在這裡。否則,乾脆把眾生稱成佛就好了,何必分什麼眾生跟佛不同的名詞呢?
佛,祂無求、無相、不動、任運一切都是寬廣無窮盡。眾生,有求、有相、動來動去,又不能任運完全受別人控制,這就是凡夫。所以,在這一種境界上,你能夠體會出來,而合於無相、無求、不動、任運,你就是佛,你不能達到這種標準,你就是凡夫。
佛跟眾生本無差別,但,實際上就是境界的不同。
嗡嘛呢唄咪吽。
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日